环境保护不放松、不过度,生态环境执法走向标准化
环境保护法出台后,确实极大的改善的生态环境,但塑联小编也发现身边一些企业在为环保问题积极想办法,却依旧过得困难的情况,所以在9月1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通知,向社会公开征求《关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 提高执法效能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旨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执法效能。
生态环境部指出,在环境执法过程中,职责边界不清、行为规范不足、机制创新不多、守法引导不够等问题仍较为突出,须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执法制度。为此,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切实落实行政执法责任、严格约束行政执法行为等四个方面共20条举措。其中,征求意见稿要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生态环境部指出,目前基层执法队伍普遍存在人少事多的矛盾,存在素质能力不强和专业要求高的矛盾,存在同时要求执法履职尽责和配合优化营商环境的矛盾。当前经济社会形势复杂多变,执法工作面临新挑战。征求意见稿要求,2020年底前,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结合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立改废释和地方立法等情况,完成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目录编制并指导各市进一步细化完善,建立动态调整和长效管理机制。同时,2021年底前,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制定公布简明易懂的行政执法履职要求和相应的问责办法。
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强化执法计划制度。各级生态环境执法机构要全面统筹执法资源和工作任务,科学制定季度执法计划,报同级生态环境部门批准、上级生态环境执法机构备案后实施。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中强调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结合地方实际和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目录制定,对适用自由裁量权的事项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
严打自动监测数据造假行为
征求意见稿中要求推行非现场监管方式。以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为基础,研究出台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应用管理规定,推进和强化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用于行政处罚。督促排污单位通过“自主标记”的方式落实主体责任,提高数据质量和有效传输率。严厉打击自动监测数据造假行为。结合视频监控和环保设施用水、用电监控等物联网监管手段,提高监控平台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实现污染物异常排放自动预警。同时,在完善区域交叉执法制度方面,在统筹开展重大专项和协调解决跨行政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中,针对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环境质量较差或者风险突出的区域,生态环境部门可以统筹调用辖区内执法队伍人员力量,采取交叉执法、异地帮扶、巡回督导等模式,或在双随机抽查中指定相邻区域执法人员合并开展随机匹配。交叉执法发现的问题原则上交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查处,同时报上级生态环境部门备案。此外,要加强生态环境执法智库建设,邀请专家、律师参与重点排污企业、重大复杂案件的执法检查,为排查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收集违法证据提供智力支持。
塑联小编觉得这份意见征求肯定能在一定程度上让环保法更加科学,一方面保护环境,一方面也不牺牲发展。
文章来源:新华网 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