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版“限塑令”实施,塑料原料市场挑战升级
我国是塑料制品消费大国。据塑联网了解,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统计,我国每天使用塑料袋约30亿个,而外卖和快递正在加剧这一问题。基于塑料的危害性,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要求分阶段限塑、禁塑,并积极推广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产品。其实“限塑令”并不是新事物,但随着外卖平台、快递物流、生鲜电商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次性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已不容忽视,升级版“限塑令”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逐步实施。
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意见提出,要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环一批、规范一批”的思路,推进三项主要任务,《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中关于禁止、限制使用的主要内容为:
关于禁止、限制使用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其中不可降解塑料袋主要原料为PE;非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吸管主要原料为PP;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主要原料为PP、PS等;不可降解的快递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主要原料为PE和PP,其中在快递包装袋及塑编袋使用中含较高比例的再生塑料。
从细则实施时间上看,不可降解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自2020年起逐步实施,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和快递塑料包装自2022年起逐步实施;从实施地区来看,所涉及禁止、限制的城市首先以直辖市、省会城市及部分单列市城市开始;从实施场所开看,首先从星级酒店、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相对规范且便于管理的场所开始实施;而快递塑料包装袋的实施也是首先从部分省市的邮政快递点实施。
基于此背景,2020年各地为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管理的长效机制,陆续起草了关于本地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办法。
至2021年1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等地买东西已被明确规定不得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另外一次性塑料吸管也会在全国所有饮料店消失;在地级以上城市景区吃饭,一次性塑料餐具不能“上桌”。一次性塑料制品正在梯次退出,这意味着塑料市场即将迎来大考,在此阶段亦形成的巨大市场真空,据悉自各地更严限塑新政实施以来,生物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品以及白卡纸等产品成为业内“新宠”。据网络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1月,部分可降解塑料原材料及可降解塑料制品月度涨幅达13%-15%。不过目前国内可降解技术瓶颈仍难突破,而且可降解塑料成本较高,而纸的防水问题导致使用效果难以保证,短期可降解原料供应及白卡纸的使用难以替代庞大的塑料需求。
基于中国的现状,我们也能看到,目前多地实施的“限塑令”也并非“一刀切”式的禁令。以上海为例,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管理是分阶段分场景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周强说:“我们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初衷,并不是要求完全禁止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而是希望引导全社会树立绿色消费的意识,合理适度地消费塑料制品,尽量避免过量使用,大力推进塑料循环使用和再生资源利用,尽可能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那么在此环境下,中国塑料原料市场在做出那些改变呢?
首先,再塑料制品中,塑料包装属于快消品,包装袋及包装膜是塑料行业增长速度最快且回收利用最难的制品。当前受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影响,包装使用单一材料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全球各大品牌商开始承诺使用单一材料,如北欧化工、陶氏、埃克森美孚、黄山永新、Coveris、加拿大诺瓦化学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等,近年来相继推出可回收的单一材料塑料薄膜。
作为国内软包装行业的领跑者,黄山永新研发设计了多系列可持续包装解决方案,其中大力推广单一材质包装,由单一材质制造的包装卷膜、包装液洗袋等产品,适用于食品、日化等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包装领域,能够用合适的回收再利用设备进行分类拣选,从而实现了塑料包装材料的可回收、可持续使用。
此外原料领域的研发步伐也在加快,目前市场上已经在投入应用的BOPE(双向拉伸聚乙烯薄膜)是采用特殊LLDPE、HDPE原料,经过先纵向后横向主次拉伸而成的,BOPE薄膜具有透明度高,更加强的机械强度以及具有单向易撕等特性,对比产痛的PE薄膜,耐穿刺性能得到提升,尤其在低温冷冻包装产品的应用上,能显著降低运输展示过程中的破包率,目前陶氏已经退出了双向拉伸聚乙烯树脂,并表示此类树脂及其制成的软包装材料可在现有的PE回收体系中100%回收。此类产品的研发为塑料单一材质包装应用带来新的方向,且符合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综上所述,塑联网认为塑料制品的使用已经浸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前的环境及应用背景中,未来可降解塑料、纸淋膜,以及改性塑料发展、单一材料包装膜的应用,都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
来源:塑米科技,如侵删